数据要素产业
智能机器人正在消解神秘感
机器人不能神秘?
先作为教辅产品推广至学校,然后再面向家庭, 智能机器人正在消解它身上特有的神秘感
_文/刘岩
它叫贝贝,是有思想的智能机器人,能表达喜怒哀乐各种表情,可以陪主人唠嗑解闷,能准点“叫早”,还会陪主人K歌、跳舞、玩游戏,按时帮学生“辅导”功课。 贝贝身高0.6m,体重为15kg, 身着ABS塑料外壳,最快速度能达1m/s。它有人脸识别功能,识别出人脸后与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面部信息被录入系统后,你就算与贝贝真正认识了,它会主动朝你打招呼问候。 除此之外,贝贝还具备环境侦测功能,能检测环境温度、空气质量、光照、环境噪声、人体红外辐射等环境指数,可被称之为“小小预报员”。如果没电了,机器人贝贝还能自动对能源系统进行检测,搜寻充电站、完成自动充电功能。
贝贝其实是一款家庭教育机器人,研发商为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智能机器人看起来很神秘”,这是未来伙伴的创始人之一费旭锋最不愿意听到的一句话。“如果使用者感觉机器人技术门槛太高,这款产品肯定卖不出去!”这是费旭锋多年来的经验之谈。起初他们都是群做学问的人来做机器人,当时要求产品的技术一定要够精湛、够复杂,却忽视了跟实际需求相结合,到头来这类产品的命运可想而知。
贝贝只是未来伙伴家庭教育机器人的一员。目前,未来伙伴家族已经诞生了覆盖中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机器人全品线。比如,学生们通过教师辅导或遵从说明书,把一块块像积木一样的模块搭建起来,再编写程序,便能搭建起电梯、机床、洗衣机等自动化的机器人,这样既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又能满足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需求。
其实1996年公司成立之初,费旭锋团队把机器人概念引入到教育领域的初衷仅仅是为了避开日本、德国、美国已经很成熟的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军用机器人三个产业方向。 当时社会对机器人教育普遍缺乏认知,需要花大力气引导市场。对费旭锋来说,每天承担十四五个小时的工作量就像吃家常便饭。他们一方面把教育部、中国科协和学校纳入进来一起组织“广茂达”机器人竞赛,另一方面跟教育部的机器人课程等方面建立合作,引起国家和学校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课程的重视,再通过把各种教学实践或科研等项目机器人解决方案卖给学校,盈利点包括卖产品、教材、课程和服务四个版块。
现在机器人已经进入中国中小学的正式课程,并由原来的拓展性课程转变为有专门的机器人课程;2004年机器人比赛进入高考加分保送的竞赛项目,目前高中的国家新课程改革也把机器人教育作为选修课程,大多数大学里也已经有了教学与研究机器人。经过10多年的摸索,未来伙伴去年也迎来4000多万元的销售额,产品覆盖六七千所高校,而中国目前共有100万所学校。
“未来我们进入家庭领域的话,对资金和机器人的稳定性要求都非常高,同时需要把产品做得非常非常精致。走家庭销售渠道,跟做教育领域的模式又会完全不一样。现在是研发为主、生产为辅,家庭机器人面临批量化生产时,最主要的资金投入方向会在生产方面。”费旭锋对未来家庭机器人充满信心和期待,但他也事先预料到必将跟国际竞争对手进行一场非常激烈的“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