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产业
未来早已到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
在手机成为人机交互的主渠道实现的这十年间,脑机接口的颠覆性更是引起了全球性的重视,许多科研团队、互联网巨头都已在这一领域投入大量的资源。“脑机接口” 看似科幻,但其实并不遥远。
不久前,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在 Neuralink 的发布会上,介绍了两个设备。一个是只有硬币大小,可以置于颅骨内侧,读取脑神经活动信息,实时无线传输脑电波数据的芯片;另一个是一台可以避开血管,在颅骨上开一小孔,将芯片快速、精准地植入预定位置的外科手术机器人。
当 Neuralink 的技术成果被大众热烈讨论之际,大洋彼岸的中国,也有一些团队开始发力,并走出了与其不同的非侵入式模式。通过佩戴设备,系统可以收集、处理人体的脑电信号(EEG)和肌电信号(EMG)。这种方式对植入者身体不需要造成创口,从伦理上来说更容易被普通大众接受,且维护成本较低。
于是动点科技联系到了 BrainCo 的公关总监杨章鹏,深入了解关于国内脑机方面的一些情况和未来动向。
“脑机系统是一套交互系统,对内可以解决人类大脑相关的问题,比如专注力提升、抑郁、自闭症、阿兹海默症的康复训练等;对外可以实现交互功能,比如控制机械臂、助力外骨骼等。未来,一切大脑与外界交互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找到对应的方案。”
目前,脑机接口仍处于 “萌芽” 阶段,随着政府、资本与各类商业公司的介入,脑机接口技术将迈进高速发展阶段。根据市场调查机构 Yole 发布的研究报告,2017 年的市场规模仅有 1.18 亿美元,2017~2023 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预计可达到 19%。
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不仅在残疾人康复、老年人护理等医疗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而且在教育、军事、娱乐、智能家居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将会催生千亿万亿级别的市场”。
除了强脑科技(即 BrainCo),时识科技、妞诺科技、博睿康、臻泰智能等企业也都已经开始在这个领域布局。国内一些高校诸如清华、浙大、中科大等也进行了一些各有偏重的研究。当谈到与现有赛道上其他企业的不同,杨章鹏提到了 “半公益” 这个词,“目前,我们的智能假肢采用的就是半公益的模式。所谓半公益,即一半商业一半公益,两条模式并行。商业运营完全按照市场规矩,寻找合作伙伴,进行正常销售与装配。公益模式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我们销售的智能假手是同类别智能假手价格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远低于市场价格;其二,针对部分家庭困难的肢残患者,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或非盈利部门找到符合资助要求的肢残人士进行适当的补贴或捐赠,让更多的肢残人士可以享受科技发展的便利”。
当提及马斯克及 Neuralink 最近对外展示的脑机技术,他认为从信号角度和行为学关联性来看,做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小猪碰到一个东西,脑部信号就有一个变化,这在过去的技术发展中,已经可以做到了,只是 Neuralink 把设备进行了升级。从这个角度说,Neuralink 本次发布会不是脑科学的重大突破,而是脑手术的重大突破。脑机接口未来 5-10 年的突破点,应该是通过小猪脑部信号,我们能知道它下一步究竟是想吃胡萝卜还是西红柿。马斯克非常了不起,他做很多事情不是追求短期的商业回报,而是要实现人类未来的场景——要建立一个人类和 AI 共生的机制,这也是他创立 Neuralink 的初心。”
和 Neuralink 不同,BrainCo 已经基于无创脑机接口技术推出了可供商用的产品:用于智慧教育的 Focus 专注力训练设备和用于上肢残疾人士的 BrainRobotics 智能仿生手。这两款产品中的第一款可以利用脑电波神经反馈训练来提升认知能力,追踪专注力数据、并对其进行量化和提升。
除了相关硬件,月前,BrainCo 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展示了 BrainOS 人类大脑智能操作系统的初步成果。脑机接口作为人身体的延伸,能够使人类与智能设备进行更加直接、直观的交互,让机器除了可以理解人类指令,还能了解人类身体状态。然而这种类似于 “读心术” 的赋能,仍需要搜集大量数据去不断驯化算法。面对近年来颇受关注的隐私话题,BrainCo 方面认为要解决和克服这个难题,“一是要靠企业内部严格的保密机制,二是要靠立法”。
作为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孵化的第一支华人团队,“目前是在非侵入式领域融资金额最高、商业化道路走得最远的公司”,BrainCo 的一些未来计划不方便过多透露,“短期内要卖好已经市场化的产品,研发上打造更多行业颠覆性产品。”
去年已经完成了 A 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 1 亿美金,投资机构包括中国电子、招商局资本、光大控股、腾讯联合创始人、华登国际、鼎晖投资等。目前正在 B 轮阶段,估值 10 亿美金,BrainCo 俨然朝着独角兽的目标在前进。
未来,脑控万物可能会成为物联网之后的新方向,而脑机技术也将从少数领域向芯片科技和数据科技等领域持续搅动,可以预见的是,其将在多条技术路线,多种生态标准的博弈中不断演进,为人机物联网(BMIoT)的到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