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AI社区

数据要素产业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领跑全国

中新社北京6月8日电 (记者 于立霄)北京在人工智能17个领域领跑全国,高影响力学者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学术成果显著,并已形成原创成果涌现、头部企业聚集、创新创业活跃、应用场景广泛的良好局面,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先地区。

高影响力学者数量居全国之首

日前,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下称:智源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共同发布2021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人工智能2000榜单”显示,北京高影响力学者数量共计63名、82人次,全国排名第一,占全国总人次的36%。

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关键是人才。北京人工智能高影响力学者的研究方向以应用研究为主,主要集中在高校院所。从学者所在机构来看,北京71%的高影响力学者来自高校院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是最重要的人才聚集地,而清华大学高影响力学者数量位居北京首位,达到39人次。

人工智能优势企业也是重要人才输出地之一。比如,京东集团、百度集团、旷视科技、字节跳动、蔚来汽车、医渡云等科技企业均有人才上榜。在该榜单中,9名北京学者入选最具影响力的学者。

去年智源研究院发布《2020北京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显示,全国近一半的人工智能高层次学者在北京。北京已成为国内甚至全球首屈一指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中心,核心产业人才总规模超过4万。

该报告还显示,在人工智能创业人才中,有超过50%的创业人才毕业于北京高校,约40%的创业人才有在京企业工作经历。

孕育多项国际重大原创成果

在北京,人工智能领域学者在国际顶级期刊或顶级会议发布过论文的科研人员数量超4000人,占全国近三成;论文发布、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第一。

北京依托优越的科技资源和强大人才优势,人工智能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一批国际重大原创人工智能成果相继涌现。

例如,清华大学尹首一团队研制出全球首款可重构多模态智能芯片,并已经大规模生产,可满足功耗敏感场景下的较高算力需求。清华大学朱军团队提出第三代安全可控人工智能,研发出全球首个针对算法模型本身进行安全检测的技术平台(Real Safe),提供从安全测评到防御加固的整体解决方案。

刷脸认证、自动驾驶、智能音箱、手术机器人……在北京,人工智能技术产品遍地开花,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电商、医疗、安防、教育等领域,为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于2019年2月18日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标志着北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产值规模达186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8%,相比于2016年产值增长逾一倍。

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崛起,离不开北京培育产业生态的“土壤”。北京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场景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胆先行先试,构建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营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

自2019年以来,北京先后发布两批共40项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围绕产业升级、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此外,北京还围绕疫情防控、医疗健康、金融、自动驾驶、城市大脑、教育等领域,为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创新应用提供“高含金量”的场景条件,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项目落地。

截至目前,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约1500家,占全国28%,居国内首位。在资本助力下,北京诞生了30余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学术和产业人才最大的聚集地。

未来,北京将继续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力争在人工智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北京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学术思想、基础理论、顶尖人才、企业创新和发展政策的源头,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迈进。(完)